周口市沙南老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后煥新顏
周口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佳 文/圖
城市是人民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展現,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中,城市的空間品質和文化魅力將不斷提升。9月6日,周口市沙南老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街區內歷史建筑的修繕正有序推進。
周口市沙南老街歷史文化街區是周口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載體之一。街區內歷史遺跡豐富,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不可移動文物9處、歷史建筑18處。街區更新總面積26.11公頃,核心保護面積4.12公頃。街區改造分保護、修繕、改善、整治4大類8大項。
上午10時,記者跟隨周口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指揮部工作人員和EPC牽頭單位中國建筑設計院周口市沙南老街歷史文化街區城市更新項目經理賈書強,參觀周口市沙南老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項目施工現場。記者一行4人沿著漢陽路至中州大道間的濱河路一路向東來到濱河路景觀帶提升工程現場,這條景觀帶也是周口市沙南老街歷史文化街區城市更新項目重點打造區域之一。
臨河岸送目,湛藍天空下,沙河、潁河與賈魯河交匯后激起的小小水花在陽光下泛著亮光,因水而生的周口,最早就是從這里逐波興埠。
“這里將打造成濱江渡口文化帶、林下生態休閑帶以及水運商貿文化帶,三帶貫通,上下聯動,最大程度恢復城水格局,復興城市功能?!辟Z書強指著遠處正在鋪裝施工的地方說,目前,濱江渡口文化帶已經初步建成小渡口、大渡口、磨盤山、三道口、劉渡口、鹽渡口六大景觀,沿河步道也在推進中。濱河公園碼頭還將引入糧包、茶棚等文化商貿元素,展現周家口“舳艫星聚 商貨云集”的歷史場景,讓城市的歷史文化記憶活起來、傳下去 。
正在施工的濱江渡口文化帶磨盤山景觀
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如何保護好歷史文化遺存,讓傳統和現代融合發展,是一個重要課題。在周口市沙南老街歷史文化街區城市更新項目核心地帶的老街、新街、文化街,記者看到,青磚灰瓦的李家當鋪院、古樸典雅的紅石板路都已經修繕完畢,周家口抗戰指揮部、周口皮件廠正在有序修繕中。
修繕后的李家當鋪院
“在保護修繕的過程中,既尊重建筑原本的歷史風貌,增補基礎設施,完善生活設施,又要通過培育新功能、新業態,融入現代生活氣息,讓街區煥發新的活力?!辟Z書強說,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其豐富,這些既是涵養當地人文底蘊的文化要素,也是激活城市生命力的重要資源。周口皮件廠修繕后,將成為展示周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空間場所。
周口市沙南老街歷史文化街區是周口城市的原點,見證著周口變遷,構成了市民深情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但由于年代久遠,這里的配套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老住戶生活較為不便。據周口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指揮部同志介紹,在改造過程中按照循序漸進式的“微改造”,在保持傳統格局和風貌的基礎上補足設施短板、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是改造的原則之一。目前,連接老街和新街的紅石板路鋪裝、南山貨街微管廊施工已基本完成。賀美容是紅石板路口的老居民,街區內的道路修繕后讓她覺得十分方便,她說:“多年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②15
